打包去往春天的行囊
经济观察报 社论 春天,我们期待已久。
我们走过冬天。2020年的武汉。一座千万人口的城市瞬间静止。我们看见那个在寒气中追着哭喊“妈妈”的女儿。我们看见流动的文字默默讲述。我们看见从四面八方涌入城市的医生、护士和志愿者。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做“逆行者”。我们看见黄昏时分,躺在手术床上的老人和站立一旁的医生。他们凝望江边的余晖。
这些年,我们不止一次地找到那个树洞。跟他说,毕业了,成家了,换工作了,自己也阳了,甚至——梅西拿冠军了。他或者她只是想在这儿停一会儿,哪怕不说一句话。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在这里找到了精神家园。这一回他们絮絮叨叨地说,李医生,三年了。他们告诉他,一切正在结束。
(资料图片)
我们走过上海。熟悉的“魔都”正在回来吧。当这座城市摁下静默键,整个世界都激荡起涟漪。我们看见被裹在“大白”里的孩子,蹒跚走向隔离的车辆;我们看见午夜时分呼喊的母亲,她的孩子需要退烧药。浦江奔流不息,诉说它的儿女们的渡过。我们看见面对“规定”的据理力争,相守相望的上海团长,接力式地冲进围城的快递小哥——要经历多少次才能证明,那些在市场中经历考验的企业,可以在危难之中扛起一座城市。
我们看见疫情下的激情碰撞。那些冰雪世界的精灵,以最有力的方式展示着人类的可贵品质。它无关成败。走过北京,我们看见那些勇敢的年轻人,阳光、独立、自信、温暖,充满活力。他们是古都青春与美丽的代言人。
我们看见那个崩溃嚎啕的男子,说他不可能不出去挣钱;我们看见地铁口孤独等待的父亲;我们看见MU5735——没有人可以忘记132张永远生动的面孔。我们看见吉林、郑州、西安、贵阳,看见广州、瑞丽,乌鲁木齐。他们就是我们。那是一国人的集体记忆。
从冬夏走到春秋。历史从身前倏忽而过。我们甚至来不及看清楚它的模样。
时间正在这一刻凝固。一些店铺早早地上新了红灯笼和吉祥兔——2023年是中国农历的兔年。一些店铺最后一次开启尘封的门,年轻的店主要和未完结的梦想告别。左邻的药店玻璃上还贴着“缺货”的通告。
很多人的口罩换成了N95。外卖小哥在夜风中疾驰而过。朋友相约于饭馆,一场“阳过”后久违的欢聚。地下铁重新人流涌动。发烧门诊彻夜不眠,医护人员们正在打一场真正的仗。他们在极度疲惫中守护着整座城市。一些人忙着回归日常,一些人悲伤逆流成河。
回身关上通向旧时光的门,该怎样说服自己:我们经历的一切终归值得。很多年以后,怎样追述曾经,我们的希望与失落,得到与失去,欢喜与哀痛。
我们要怎样跟2022年告别。当我们打包去往春天的行囊,应该塞满回忆还是装进憧憬?
我们要在行囊中放入敬畏。千百年来,人类从未摆脱过和病毒的纠葛。每一次疫情都让我们更清醒地理解人类的局限——应该诚实地承认,最终人类要做的不是如何禁止这种相遇,而是如何去把控这种相遇。和新冠病毒的相遇也是如此。
行囊中不能没有科学。因为人类选择倾听科学和心灵的声音。正是科学帮助人类从蒙昧走向理性。科学需要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和实事求是。傲慢和盲从是科学的敌人,自由的翅膀才能让科学展翅翱翔。若非如此,科学无从赢得公众的信赖,更不能让人们消解恐慌,摒弃谣言。
这不是人类最后一次面对病毒的攻击。科学锲而不舍地追问:人类是否准备好了面对下一场大流行——当然还会经历失去,但或许不会如此局促;仍然会和病毒赛跑,应该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为理想的疫苗和特效药。
我们会带着勇气同行。回到历史上的疫情现场,人类是否曾经心生绝望?或许是的,不过最终人类选择了勇气。这种勇气支撑人类从废墟中站立起来,追寻科学之光直至穿越幽暗的隧道。
疫情是人类精神的试金石。理性常常在疫情中面对考验,善与恶极限交锋。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勇气表达爱与恨、坚持与反对。人类最可贵之处,就是在那些苦难岁月里,依然坚定地捍卫人类价值和人之为人的基本尊严。
三年,1000多个日与夜。我们心心念念的不是那些宏大叙事的高光时刻,而是一餐家长里短的团圆饭,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是踏踏实实地坐在课堂里听讲,心无挂碍地讨论项目,是一杯清茶守着自家小店看人来人往,手捧爆米花在影院里看一场电影。谁能想到,那些平常竟然也会变成奢望。
我们要在行囊中安放珍惜。那么多人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不过我们仍然记得所有美好的样子。真真切切,触手可及。疫情无法偷去悠长岁月的馈赠,虚假的言说也不会。
珍惜所有哪怕卑微的个人愿景。让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纵使渺小到尘埃里,亿万人孕育的希望,终将汇成洪流。珍惜扛住了生活的每一个人。正是每个人共同塑造着这个国家未来的模样。
我们收拾起那些在岁月中零落的碎片,不是为了尘封,而是为了铭记。
我们小心地珍藏心中挚爱和那些记录人类荣光的名字。他们像一道光照亮我们的心灵。记住他们的方式,就是要努力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有一句话这样说: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在时间的尺度里,每个人都是唯一。现在,我们——男人和女人,孩子、年轻人和老人,我们要相携走出疫情最后的阴霾,迎接地平线上升起的第一缕晨曦。当阳光穿透厚厚的云层照亮大地,摘下口罩,我们看到彼此的脸上有光。
我们收拾起那些在岁月中零落的碎片,不是为了尘封,而是为了铭记。
相关新闻
- 打包去往春天的行囊
- 中方:望日方客观正确看待中国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调整 环球速读
- 全球观点:佳电股份: 因吉林装备厂房及生产设施仅适用风力发电机组装配,非公司主营业务及发展方向,一直未开展任何生产经营活动,仅对外出租部分厂房及附属设施
- 2021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96% 每日时讯
- 贵州实现220千伏变电站县域全覆盖
- 【环球时快讯】博弈持续 美国最高法院暂不终止移民快速驱逐令
- 特瑞斯(834014)12月29日游资资金净买入6.26万元
- 酒店及餐饮板块走强 全聚德、西安旅游涨停
- 赫美集团12月29日快速上涨
- 石化机械: 石化机械2022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天天新消息
- 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 美媒:美国房价涨幅连续4个月放缓_环球速看
- 今日视点:天津河东区外省回津高中转学通知2023
- 【环球报资讯】开封市于2022年12月28日发放1000万元餐饮券
- 31省份上年平均工资数据出炉,怎么看?
- 天工国际(00826):天工股份再次签订《销售合同》:全球观速讯
- 版号成“稀缺”资源 精品化时代已至 2023年游戏厂商准备好了吗?
- 异动快报:新华联(000620)12月27日10点44分触及涨停板
- 今日看点:24小时内,4位明星名人传死讯,最大92岁最小20岁,一路走好!
- 中国海防: 中国海防独立董事关于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相关事项的事前认可意见 要闻